本期目录

2023年, 第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7-10
  

  • 全选
    |
    智能社会与人口研究专题
  • 闫萍, 王娟芬, 陈知知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4): 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形势,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养老领域是缓解养老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鼓励智能技术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智慧养老逐渐兴起。但由于我国智慧养老起步较晚,其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与困境,而国外成熟的制度模式与技术实践能够为我国智慧养老的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旨在分析国外智慧养老的概念、研究进展、模式体系以及技术产品的实践与应用,梳理我国智慧养老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根据国外经验总结出推进我国智慧养老进一步发展的路径与建议。
  • 殷沈琴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4): 19-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为老服务的供给低于需求。“时间银行”是很重要的为老服务资源配置方式和手段,针对我国“时间银行”探索和实践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区块链的养老“时间银行”机制研究和设计。通过选择联盟链,设计养老“时间银行”的任务流程和功能、分层架构拓扑结构和交易流程,构建具有公信力的身份和服务认证、精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去中心化的“时间银行”信息管理系统,提升组织和运营管理的效率,实现养老“时间银行”的通存通兑、可扩展性和可持续性。
  • 彭青云, 张俊玲, 洪焕森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4): 37-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日常照料、健康服务、生命安全保障需求迫切,然而,养老服务供给不充分,养老市场尚未定型。智慧养老产业因可节省人力、物力,在理论政策和实践领域呈现多元化样态快速发展。智慧养老延伸场景主要包括家庭、社区、医养机构等,其发展是技术、政策、市场等多重机遇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在需求端面临供需动态匹配难度大、有效需求培育不足、老年人接受使用能力弱,在供给端存在制度设计滞后、资源投入有限、数据碎片分割、人才储备不足等挑战。对此,可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平衡供给需求、注重人才培养予以解决。
  • 杜声红, 宫佳宁, 赵艺阳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4): 55-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然而,从为城市失能老人提供居家养老照护的主体来看,家庭、社区、市场和志原团体尚未形成完善的资源整合机制。加之各主体间的信息交流、资源融合缺乏引导规范,导致照护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本文通过对国内各照护主体的照护参与现状、发展趋势进行整理与研判,从整合内容、整合主体、整合场域、整合方式四个方面提出信息化背景下多元照护主体协调互动、照护资源有效整合的思路。
  • 张月云, 李奇, 朱凤霞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4): 71-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与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的双重背景下数字融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愈发凸显。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6年、2018年两期数据,本文关注三项数字融入指标(网络接入与否、数字技能熟练度和网络参与广度)对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进而考察这些影响在不同教育水平和城乡群体间的分异。数据结果显示:第一,整体而言,网络接入熟练的数字技能和广泛的网络参与都会显著降低老年人的抑郁程度,即呈现出数字“疗郁”效应:第二,进一步考察群体异质性发现,网络接入与网络参与的“疗郁”效应受到教育水平和城乡差异的调节。网络接入效应更有利于高教育水平者,而参与广度效应更有利于低教育水平者:相比于城镇老年人,接入效应和广度效应对农村老年人抑郁状况的改善更为明显。因此,在进行网络数字服务的适老化改造过程中,应将老年人的教育水平和城乡差异纳入考虑,以便更为有效地发挥数字融入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 李春华, 邹凌峰, 吴梓涵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4): 9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对智能社会与老龄社会的研究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采用 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1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5日的1373篇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近几年对智能社会与老龄社会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热度不断上升,国内外文献的对比结果显示,国际文献的研究起点早于国内,研究深度高于国内并在该领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体系;第二,研究智能社会与老龄社会议题的国家或地区通常具备相对较好的经济条件,同时面临较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关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第三,国际文献相较于国内文献具有先发优势,其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已形成跨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国内对智能社会与老龄社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根据自身社会经济以及人口老龄化特点进行相关研究,加强实践性与应用性,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 研究报告
  • 张彦坤, 李家胜, 彭建真, 马文蕾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4): 107-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技术在零售业的广泛应用加快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而5G凭借其高带宽、广覆盖和低时延的优势,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融合,为零售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零售企业应用融合化的数字技术,对商品生产、流通与销售环节进行升级改造,推动行业在低成本、高效率强体验等方面不断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本文将从零售业的前端、中端、后端出发,分析各环节 5G 赋能零售业的典型应用场景,梳理融合应用标杆案例,推动“5G+零售”融合应用进一步推广,同时探究更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 译文
  • 彼得·福伯格, 克莉丝汀·希尔特 著倪燕萍, 丁旖 译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4): 122-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0年,针对新冠疫情的健康指南极大限制或关闭了亲临现场的民族志研究,许多研究者因此开始转向使用微信、推特和Discord平台进行线上定性研究。在社会学中,这类日益涌现的定性研究常被置于“数字民族志”的树荫之下。然而,“何为数字民族志中的民族志性”这个问题依然有待商榷。本文认为,数字民族志研究不可避免地需要民族志学者在田野点就自我呈现和共同在场进行协商,而诸如内容分析或话语分析等其他形式的定性研究并不需要这种协商来满足其认识论立场。为了阐明这一论点,我们将提供一份关于社会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中数字研究的简要综述。之后,我们会基于自身在数字社区和在地社区的民族志研究经验(在地民族志),探讨关于自我呈现和共同在场的抉择会如何促进或禁锢有意义的民族志数据采集。我们也将深入讨论如下相关问题:网络匿名的较低门槛是否合理化了隐蔽研究? 匿名性会产生更丰富的数据吗?数字民族志学者应如何融入研究环境中去?数字参与可能产生何种回响?我们认为,数字民族志与在地民族志共享一种认识论,使其有别于非参与形式的定性数字研究,即要求研究者长期用关系型方法在田野中收集数据。
  • 杰斯·海恩斯坦, 勒内·克孜尔切克, 多米尼克·迪弗朗佐 等著李寒秋, 陈典涵 译吕鹏 校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4): 158-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AI)已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中。尽管人们担心使用 AI进行交流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但其用于交流的社会后果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探索。本文分析了 AI最广泛的应用之一“算法回应建议”(智能回复)的广泛使用所带来的社会后果。两个随机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回应建议这类系统改变了人们与他人的互动和人际感知(以亲社会或反社会的方式)。也就是说,智能回复的使用改变了人际沟通的语言风格和社会关系。具体而言,智能回复系统加快了交流的速度,提高了积极情感语言的使用频率,加深了双方对彼此间亲密度和合作的感知。与人工智能负面影响的普遍假设一致,如果人们被怀疑使用了智能回复,则对他们的评价会更加负面。因此,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提高沟通效率,改善人际关系感知,但是如果公开使用人工智能,它普遍存在的反社会内涵将会削弱这一潜在的优势。
  • 书评
  • 林禹津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4): 177-1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沙集模式15年:信息化时代中国农民网商的生产生活》一书通过对沙集镇电商发展历程的全过程考察,总结了信息化给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变化,深入探讨了电商在农村苗壮成长的原因。该书作者作为一位实务工作者,既重视市场中极富创新力的市场个体和农村企业家,也理解政府对地方产业发展与市场培育所起的关键作用,并提出政府、网商平台与新农人构成的三方合力框架。该书从国家一市场合力的角度对政商关系与产业发展的宝贵价值进行了提炼,本文将对此进行相应的阐释与评论。
  • 曹立坤, 茅泓锴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4): 192-2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技术是当前最受关注的新兴技术领域之一,它提高了经济效率,但其生产与运行也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工智能地图集:人工智能的权力、政治和全球代价》一书从社会科学理论视角出发,批判性地反思了人工智能的环境与资源成本、人工智能对人类工作与劳动的影响、数据与算法中的权力结构,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公权力扩张等问题。作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可能在算法与人类之间形成新的权力关系,且它会在多个维度加剧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因此有必要限制和监管人工智能技术在特定社会领域中的运用。本文对《人工智能地图集:人工智能的权力、政治和全球代价》的主要思路进行了介绍,并从该书内容出发讨论了技术社群的最新进展和局限性。
  • 访谈
  • 斯蒂芬·希尔加德纳, 贺久恒
    智能社会研究. 2023, 2(4): 207-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科学技术学(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STS)已经发展出一套独特的问题意识和方法论。本次访谈中,来自康奈尔大学的斯蒂芬·希尔加德纳(S.Hilgartner)教授讲述了他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求索。从营养学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再到近年的技术伦理与新冠疫情大流行项目,他的经历说明了一个人如何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回答更大的社会问题希尔加德纳也见证了科学技术学领域从萌芽到繁荣的历程。在受益于与其他学科交叉碰撞的同时,科学技术学也在艰难地定义自身,试图在保持包容性的同时,在建制化的学术机构中找到自己的位置。